朱克靖 |
|||
|
|||
朱克靖(1895—1947),湖南醴陵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后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党代表。1938年1月任新四军政治部顾问兼直属战地服务团团长,1940年7月到苏中地区开展统战工作和抗日根据地建设。1947年1月,在争取国民党军郝鹏举部工作中被捕,10月于南京郊外英勇就义。
一 1895年10月29日,朱克靖出生在湖南醴陵北乡株树下村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期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夏,朱克靖考入北京大学。同年10月,赴法国马赛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在法国的抗议活动等原因被迫回国,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各种进步活动,1922年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冬,朱克靖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伊始,朱克靖奉令回国,于1925年7月到达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排挤共产党。朱克靖利用地方实力派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广泛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使各派系军阀相互牵制,遏制了反共事端的蔓延,受到中共两广区委的肯定。 1926年7月,朱克靖随第三军参加北伐战争,同年11月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1927年4月4日,朱克靖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省府秘书长。他利用这一身份积极开展工作,推荐朱德担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让方志敏主持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工作。 为保卫革命成果,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派朱克靖秘密回到南昌,策动第三军旧部参加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部队编为三个军,朱克靖被任命为第九军党代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朱克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辗转北京、遵化、桂林、南阳、南昌等地,从事教育、编辑工作,坚持革命活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朱克靖闻讯赶往南昌新四军军部。朱克靖急切地想重新开始为党工作。在党组织征求他对安排职务的意见时,朱克靖说:“只要对抗战有益,无论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行。”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正式在南昌编成,朱克靖任军政治部顾问兼直属战地服务团团长。1939年周恩来任第四军军部期间,朱克靖的党籍问题得到解决,经介绍重新入党,被批准为特别党员。 朱克靖为战地服务团的创建和发展,花费了极大心血。战地服务团由部队中的宣传员、抗日边区的文艺青年以及上海、南京等地来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和青年组成。朱克靖像长辈一样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从思想上对他们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战地服务团通过歌曲、戏剧、绘画、演讲等各种形式,鼓舞战士们的士气,教育动员民众积极参加和支援抗战。在艰苦的锻炼中,这些青年渐渐融入到抗日军民的生活,变成了勇敢坚强的革命战士。 在朱克靖的带领下,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立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力地配合了部队作战,扩大了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
二 新四军一支队渡江北上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考虑到朱克靖在大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任命他为新四军联络部部长,负责统战工作。 1940年6月,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极力拉拢泰州的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参加围剿新四军。新四军挺进苏北时,通过陈毅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二李一度保持中立,但在韩德勤的拉拢威胁下,又产生动摇。郭村保卫战,李长江大败。为了苏北抗战大局,陈毅命令新四军不得追击进泰州城,又邀请朱克靖从江南赶来,赴泰州谈判。 北伐时,李明扬是第三军团长,与朱克靖有共事之谊。1940年7月5日,朱克靖带着陈毅写给李明扬和李部参谋长许少顿的信来到泰州。在陈家桥西街的凌家花园李明扬的住处,朱克靖对“二李”在国民党军中的尴尬处境表示理解,代表陈毅表达新四军坚持抗日的决心,并表以诚意:不打泰州是顾全大局,希望“互助互让,共同发展”,提出借道东进抗敌。最后,双方达成秘密协定,李明扬承诺借道给新四军东进,并在韩德勤进攻新四军时保持中立。此后,朱克靖多次与李明扬会面商讨共同抗日,并和李部各纵队司令广泛接触,开展统战工作。 新四军进驻黄桥后,朱克靖除了和李明扬、陈泰运等国民党军人员保持联系不断往来外,还与苏北上层人士黄逸峰、朱履先、韩国钧等建立了联系,通过他们向国民党呼吁团结合作,共同抗日。为了争取和平,朱克靖四处奔走,往来于泰州、曲塘、海安等地。 1940年9月,韩德勤决心以武力进攻黄桥,一举消灭新四军。当时韩德勤总兵力达3万多人,而我军只有7000人,“二李”能否保持中立,对于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李明扬的立场不动摇,陈毅派朱克靖再赴泰州。经过促膝交谈,李明扬向朱克靖表明不会参加反共的内战,并应允新四军援兵可以通过其防区,抵抗韩德勤的进攻。黄桥之战当夜,朱克靖坐镇李明扬司令部,寸步不离,以稳住李明扬,防止发生变故。同时,他也与陈泰运保持电话联系,说服他们按兵不动。次日午后,朱克靖接到陈毅司令员亲自打来的电话:黄桥之战已经胜利结束。 黄桥战役后,陈毅、粟裕所部新四军与八路军南下部队黄克诚部胜利会师,不久,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在各方都颇具人望的朱克靖作为中共方面的代表当选为副议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军部战地服务团撤销。粟裕率第一师在苏中地区成立苏中军区,下辖四个分区,朱克靖任第三分区专署专员。在对日伪军的严酷斗争中,朱克靖配合叶飞,一起领导泰兴、泰州、如西、靖江四县地方政权建设。在他的领导下,三分区发展地方武装,实行减租减息,瓦解敌军,保障部队供给,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同时还在根据地开展法制建设,发展教育,并继续做好韩国钧、朱履先、李明扬等地方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朱克靖和朱履先一直保持着联系,朱履先利用自己的身份,协助新四军地下交通站进行联络,营救被日伪抓捕的新四军和地方党政干部。在朱克靖的直接领导下,三分区干部群众开展对伪军的分化、瓦解和策反工作,在与日伪军的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为了开拓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派粟裕、叶飞于1944年底先后率部南下,同浙东游击队会合,创建苏浙根据地。朱克靖带领300多名地方干部随军同行,并任苏浙行政公署主任。期间,他领导地方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三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军部战地服务团撤销。朱克靖离别战地服务团,转做地方工作。粟裕率第一师在苏中地区成立苏中军区,下辖四个分区,各分区成立中共地委、行政专员公署和军分区。由于统战工作的需要,1941年3月,朱克靖继续担任苏北参政会副议长兼任第三分区专署专员。在对日伪军的严酷斗争中,朱克靖配合叶飞,一起领导泰兴、泰州、如西、靖江四县地方政权建设。在他的领导下,三分区发展地方武装,实行减租减息,瓦解敌军,保障部队供给,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同时还在根据地开展法制建设,发展教育。 从1941年春天起,三分区和军队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叶飞、朱克靖领导下,三分区从党政机关和部队中抽调了大批干部,组成民运工作队,深入农村,大力宣传减租减息的意义,在教育农民的同时,也召开地主、士绅座谈会,对他们进行守法教育。朱克靖十分关心法制的建立和完善,注意通过法制保护民众的权益,对司法工作经常给予具体指导。他还注意吸收地方民主人士和民众代表参与法制建设,听取他们对司法工作的意见,在各项工作中做到坚持真理,有错必纠。 与此同时,朱克靖继续做好韩国钧、朱履先、李明扬等地方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朱克靖和朱履先一直保持着联系,朱履先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根据地筹集粮食,协助新四军地下交通站进行联络,营救被日伪抓捕的新四军和地方党政干部。在朱克靖的直接领导下,三分区干部群众开展对伪军的分化、瓦解和策反工作,在与日伪军的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为了开拓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派粟裕、叶飞于1944年底先后率部南下,同浙东游击队会合,创建苏浙根据地。朱克靖带领300多名地方干部随军同行,并任苏浙行政公署主任。期间,他领导地方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四 1945年冬,朱克靖随军北上山东,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长。为了争取国民党内的反蒋力量,朱克靖奉命去做他在苏联的同学国民党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的统战工作。在朱克靖的努力下,郝鹏举于1946年1月6日举行起义,宣布“退出内战,拥护民主”,部队改为华中民主联军,开到解放区内休整。为改造郝鹏举部,党派朱克靖任华中民主联军政委。朱克靖运用北伐时在第三军工作的经验,成立了教导团,培训中下级军官。他亲自上课讲革命人生观、政治经济学等政治理论,组织宣传队教士兵们唱革命歌曲,在官兵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6年6月,蒋介石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内战全面爆发。郝鹏举见局势有变,暗地里和又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联系,图谋倒戈。朱克靖及时将情况报告陈毅,陈毅借新年机会,把郝鹏举请到临沂加以告诫。郝鹏举当面作了保证,而暗地里却仍在加速叛乱的准备。 1947年1月,朱克靖和郝鹏举一起离开临沂回部队。他到郝部后马上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向大家讲清形势,用自己在1927年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提高警惕,准备随时应付突然的事变。1月22日晚,郝鹏举以商讨配合我军作战名义,通知朱克靖到其驻地开会。朱克靖意识到此行危险,但为了争取郝部到最后一分钟,他依然决定带四名警卫员赴会。果然,朱克靖刚一进郝鹏举的院子,就被敌人扣押,警卫员当场遇害。 朱克靖被捕后,蒋介石极为重视,命令将他送往南京,关押在南京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宁海路19号看守所。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地对朱克靖进行劝降,他在国民党高层中的同乡、同学、大革命时期的朋友纷纷到监狱看望,劝他为国民党工作。蒋介石还亲自出马,三次在总统府请朱克靖吃饭。面对蒋介石许以的高官厚禄,朱克靖没有丝毫动摇,并以诗句“此身早许国,被卖作楚囚。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表达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人民解放事业坚定决心。 1947年10月,朱克靖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南京郊外。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