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志》 |
|||
|
|||
《泰州市志》由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6年6月启动编纂,2016年6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册,412.9万字,图片741幅(志首171幅、随文570幅),表格436张。 本志为1996年地级泰州市成立后的首部志书,记述范围为2007年泰州市行政区域,对历代海陵、泰州辖区内的重要人物、事件、事物适当记述。上限不限,因事而异,尽量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2007年,大事记和志首图片延至2015年。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以志为主。志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志末设附录、索引、编后记。全志设49篇:政区、自然环境、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人口、城乡建设、水利、交通、信息产业、经济综述、经济综合管理、对外开放、开发区建设、农业经济综述、农业、工业经济综述、工业、电力、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社会服务业、财政、税务、金融、中共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政府、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和外围组织、社会团体、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仲载、军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传播媒体、卫生、体育、宗教、方言、民俗、人物。 作为泰州市的第一部综合性志书,对泰州市成立前的历史重点放在总述、政区、自然环境以及大事记部分;全志记述重点为地级泰州市成立后的发展情况。为体现地方特色,志书将机电、船舶、化学、医药工业在工业篇中各自独立成章并靠前设置,凸显泰州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加大水利部分篇幅,重点记述南水北调等流域性工程、通南地区干河等地域性工程、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等内容。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志书重视人文资料的记述。文化艺术篇设文化遗产章,记述运盐河遗址、州城遗址、天目山遗址、单塘河遗址、海陵仓遗址,并对新庄汉墓群、西郊南朝墓、郑板桥墓、施耐庵墓进行介绍;曲艺独立成节,记述境内评话、弹词、道情、讲经、鼓书、唱书、佮子数快板、扇戏、滚灯、唱凤凰;舞蹈节记述舞龙、舞狮、泰兴花鼓、腰鼓、花担舞、跑马灯、秧歌舞、皮老虎、荡湖船、滚莲湘等内容;美术节记述雕刻、刺绣、刻纸、扎纸、面塑等传统民间工艺,体现泰州文化的地方个性。为突出时代特色,《泰州市志》设对外开放篇、信息产业篇、开发区建设篇,记述境外贸易、招商引资、信息化建设、开发区建设等内容。为增加记述深度,在相关篇章内容下设专记,系统记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泰州市红旗良种场等特色内容。方言篇按照学术调查的规范编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附录收录重要文献、勘界协议、泰州人民革命斗争纪略、地图、碑铭、文选、诗词选等,类型多样、资料性强。 2020年,该志在江苏省地方志书质量评定中被评为优秀成果。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