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志大讲堂暨泰州记忆讲堂海陵专场活动举行 |
|||
|
|||
7月12日,江苏方志大讲堂暨泰州记忆讲堂海陵专场活动在稻河古街区孙龙父纪念馆举行。活动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海陵区党史方志办公室承办,泰州市稻河置业有限公司协办。省地方志办公室二级巡视员、省方志馆馆长陈华,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士林,海陵区政府副区长韩建荔,海陵区党史方志办公室主任刘社林及镇街代表、文史爱好者等3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泰州著名文史专家、文博副研究馆员、泰州知名古建筑专家黄炳煜讲述泰式民居的前世今生和风格特点。泰式民居是泰州古文明史的物质载体,一项不可复制的人文资源。主要是明清以来一些大家望族的住宅,有进士府第,有地方豪富宅院。当年他们进入官场或经商致富后,为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也为显示身份与财富,选择最佳地点,购买最好建筑材料,请来经验最丰富的工匠,建造成代表不同年代最高水平的民居建筑。泰式民居,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质朴;既有江南宅第活泼的艺术风格,又有北方民居封闭的建筑格局。受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浸淫,泰州民居不事张扬,较少装饰,具有“朴素、简单、实用”的特点。1987年,经文物专家鉴定,泰州民宅、民居建筑被定名为“泰式民居”,与江西景德镇的“赣式民居”,安徽歙县、黟县的“徽式民居”,江苏吴县的“苏式民居”齐名。 近年来,海陵区积极推动古建筑长青,坚持小尺度、渐进式,梯次推进古街区改造、文保建筑修缮等城市更新工作,先后完成宫氏住宅、同泰当铺、宝丰油坊等民居修缮。李氏住宅经翻修维护,化身香气悠远的特色早茶楼(望海雅居),吴同甲纪念馆、杨延修纪念馆等均入选省最美文化空间,成为促进文化教育的实境讲堂,活化利用让古建筑焕发新的青春,保护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 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增进了对泰式建筑的认同感、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